8月12日晚上23點30分左右,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后,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趕赴事發地。
昨天中午,在克服重重困難后,本報記者探訪了爆炸后的核心區。
現場,已經被劇烈爆炸摧殘的一片狼藉的爆炸核心區,方圓500米范圍內所有建筑物幾乎都已被毀;道路上到處散落著金屬零部件、被沖擊波扭曲的集裝箱和爆炸時瞬間被熔化的金屬溶液的痕跡;更為令人揪心的是那些已經被燒毀的消防車和警車,似乎正在默默地訴說著令人難以接受的猝不及防……
道路被封鎖,現場一片狼藉,爆炸點周邊的有毒氣體令記者頻頻作嘔
昨天中午,本報兩名記者抵達天津后,隨即驅車趕往事發地點。但為了盡可能不影響現場救援和滅火的需要,通往塘沽最近的一條高速公路被當地封閉。隨后,記者只能改走京津唐高速前往。
剛一下高速,司機就指著車子左前方的灰白色濃煙,告訴記者那里就是爆炸發生的現場。而此時,兩者間的直線距離有大概有4公里。一路上,大量大掛車都在往城外走,主干道上難得的放空,司機說這應該是在清空事發地周邊,以免萬一再發生爆炸引發更大的損失。
而事發現場周邊,所有干道都被拉上了警戒線封鎖,并且有大量民警執勤,只有警車、消防車和救護車能進出,其余社會車輛一概不得入內。在周邊距離爆炸點的直線距離大概1公里的地方,已經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直沖天空的濃煙,以及正在勘察現場的直升機。
記者下車開始徒步行進后,越靠近爆炸點,路上的汽車、集裝箱和油箱殘骸就越多,大小不一;各類建筑物也都被爆炸時產生的沖擊波擊得支離破碎,更不要提那些已經完全被掀開的鐵皮房頂,而有些建筑物外的空調外機,甚至還在運轉著。
在一個被完全摧毀的工業倉庫里,一口時鐘半吊在空中,時間指向著11:30分的樣子。正是那一刻,爆炸發生。
由于該區域是物流產業園,因而存放著大量集裝箱。而在經過那兩次劇烈的爆炸后,即便隔了500米遠的直線距離,即便有一道道的集裝箱堆砌成的“鐵墻”阻隔,很多距離爆炸點較遠的集裝箱還是在沖擊波的巨大沖力下被沖開了大門,更多的則是直接凹了進去,其中有一些還依舊在著火。
因為戒嚴和清場,以爆炸點為圓心,半徑500米內的區域已經基本被清空。走在現場的道路上,整個都空蕩蕩的,路上盡是被焚毀的各種汽車以及被沖擊波推倒的圍墻。地上還有一灘灘大小不一的金屬熔渣——那是爆炸發生時,瞬間熱量熔化了金屬并從高空落下后留下的痕跡。
隨著步行的深入,空氣中彌漫的刺激氣味越來越濃,感覺就好像是燃燒的橡膠、塑料和各種焚毀物的混合體。記者雖然也戴著口罩,但剛一開始,這股濃烈的味道還是會直沖沖地沖進鼻子,加之當天氣溫略高,以及現場依舊還有大大小小的不少起火點,令人一陣陣惡心與胸悶。
爆炸點被完全摧毀,就好似被地毯式轟炸過一般
越接近核心爆炸點,這種氣味就越濃。在行進到距離爆炸區域只有100米左右時,記者看到了更為震撼的景象:大量被燒成空殼的汽車,和被燒得焦黑、依舊在冒著黑煙的集裝箱都扭曲地被砸在一邊;有的大掛車車頭相撞,其運載的集裝箱里還透著黃色濃煙。
路邊有的行道樹被沖擊波連根拔起,一些因沖擊波致死的麻雀和黃鼠狼的尸體,也時而能在綠化帶被看見。
不遠處,數名消防官兵乘坐的一輛消防車停在一個丁字路口中間,向依舊在著火的地方噴射泡沫,而他們的面孔上滿是疲倦——自火災發生后,他們基本沒有過半刻休息,這些20歲出頭的年輕消防員們,還要面對數十名戰友在前一晚的爆炸中犧牲和失聯的現實。
為了更加看清爆炸的核心區域,記者進一步前往爆炸點,在行進過程中,還聽見了沉悶的“嘭嘭”聲。
爆炸現場一片狼藉,這個物流中心的南北兩棟樓都被炸得面目前非,整體發黑,西邊的一棟樓則被炸塌。由三棟樓圍繞的中間部分,原本都是集中堆放著大量集裝箱,但此刻,只能看到一堆廢墟和已經被燒得烏漆墨黑的一堆雜亂扭曲的金屬堆。
這些被炸毀的集裝箱,似乎在爆炸的那瞬間都被掀向了百余米的高空后,被硬生生地砸向地面,四落在爆炸核心區周邊百余米的范圍內。
物流中心原先的大門早已被炸得不知所蹤,門外則停著七八輛已被炸毀的消防車輛,以及數輛被燒得只剩空殼的警車,消防設備和警用裝備散落一地。
在這個物流中心旁邊的一塊空地上,停放著大量的汽車,但也在那晚的爆炸中被全部燒毀,有的汽車輪胎的鋼圈都被燒熔化為液態金屬。
對于消防官兵來說,爆炸現場最為麻煩的還是那依舊在冒著黑白濃煙的煙霧,這些時稀時濃的煙霧時不時地籠罩著整個現場,廢墟中還有紫色的煙氣滲出,氣味極為難聞。路邊的路燈全部被沖擊波沖歪,當晚被炸斷的水管,“呲呲”地朝天噴著自來水……
整個區域就好像剛剛被地毯式轟炸過一樣。
望著遠處那些被燒毀的、已被高溫灼成暗紅色的消防車,凌亂的設備好像訴說著爆炸那一刻的猝不及防。百余米外的綠化帶里,已經疲倦不堪、餓了一整天的消防官兵們癱躺在草地上:“不想去想那一刻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