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多家互聯網金融研究機構的統計,今年11月,P2P(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小額借貸交易)網貸平臺新增數量減緩,但問題平臺數量卻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銀率網統計數據顯示,11月,全國新成立P2P網貸平臺64家,環比10月增加36.2%,與上半年單月新成立平臺數量相比,下半年平臺增速明顯降低,這表明隨著行業的成熟和監管的臨近,P2P發展的狂熱期已漸近尾聲。 然而,年底問題平臺數量卻大幅增加,行業風險激增。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11月網貸行業問題平臺數量為79家,相比10月增加32家。銀率網統計顯示,11月全國新增問題平臺82家,環比10月大幅增加60.8%,其中,跑路平臺數共64家,環比上月激增433%。零壹財經的數據顯示,11月新增問題平臺58家,新上線平臺56家,當月問題平臺數已超過新增平臺數。 哪些問題導致P2P行業風險居高不下?根據零壹財經的統計,11月當月,導致P2P出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跑路、失聯和歇業。其中惡意跑路的有29家,占比50%。失聯、歇業的平臺各有9家,占比均為15.5%。提現困難的有7家,占比12%。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跑路”成為11月問題P2P平臺的主要類型。根據銀率網的統計,11月新成立就出現問題的9家平臺全部跑路。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11月跑路平臺數量占問題平臺的比例達到77.2%。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問題平臺的顯性風險,11月“短標”平臺數量大增,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業的不穩定因素。銀率網的數據顯示,11月,期限小于1個月的短期標占比為23.2%,較9月份累計增長9.7個百分點。而期限3個月至6個月的標的較9月份累計下降9.8個百分點。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短標”增加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年底是資金投資方向的選擇焦慮期,導致短期資金增加;另一方面,臨近年底,P2P投資人心態更加謹慎,很多人選擇期限小于1個月的短期標,盡量避開期限3個月至6個月的跨年標。 盈燦集團副總裁、網貸之家CEO石鵬峰表示,年末P2P平臺出現的種種問題,說明行業風險仍不可低估,風控、征信等模式的創新任重道遠。期待監管部門對于P2P 的具體監管政策盡快落地,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氯A社
■行業亂象
那些迷人的“花式忽悠”
當前互聯網金融風頭正盛,大量魚龍混雜的P2P平臺涌現,與之相伴的是,為爭奪客戶,降低獲客成本,出現了大量吹噓、滑稽的宣傳手段。
“銀行”首當其沖成炮灰
“我們是一家銀行,只做房地產業務,資金放在我們這里絕對安全!币晃荒觊L的投資者曾經這樣描述過一家P2P平臺的宣傳方式。 一些P2P網貸行業誕生的一刻起,就從沒有放棄過尋找“背書”的可能性,而在備選對象中,銀行以安全可靠、深入百姓成為首當其沖的“炮灰”。 這些千方百計與銀行搭上關系的手段其實現說法大同小異:第一,平臺計提的風險準備金賬戶開設在某某銀行,由銀行監管;第二,平臺同某某銀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第三,平臺同某某銀行簽訂了資金存管協議;第四,平臺借款人和投資人賬戶均開設在某某銀行。 事實上,更多情況下,平臺所謂的在銀行的某某賬戶,與百姓平時在銀行開設的個人賬戶從實質上講并無差異,僅僅是將錢選擇了A銀行而非B銀行而已,如果硬要說區別,那么則是,一個是個人賬戶,一個是企業賬戶,僅此而已。 尋找靠譜背書,始終是一些P2P平臺推廣的不二法則,除上述的銀行之外,在網貸行業存在游走著大量虛假、以騙錢為主要目的的行業協會。運用一個看似帶有政府背景的名字,給更多人以錯亂感。
壞賬和風險為零你信嗎?
“平臺成立至今沒有一筆壞賬,壞賬率為零!蹦砅2P平臺線下地推人員曾經這樣在電話里對記者宣傳。更多平臺聲稱,零壞賬的背后是“銀行級風控”在把關?雌饋硭坪鹾锨楹侠,但是一個簡單的公式即能戳破此泡沫:貸款利率-資金成本-運營成本-風控成本=信貸利潤。 如果一個P2P平臺能夠提供超出常識理財所擁有的資金收益,并且能夠在大量線下渠道、多種媒體方式中看到平臺的宣傳成本,那么平臺的資金成本和運營成本一定高企。高強度的線下調查、精密的系統搭建、高素質人才的配備,這一切都意味著風控成本不是一個小數字。那么,最終的利潤何來? 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