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兩市再現暴風雨式殺跌,讓市場流動性有再次枯竭之勢,因此針對股市的再暴跌,央行也在當晚緊急降準放水釋7000億流動性。不過盡管"央媽"救市,但仍難于搬走A股四座大山,周二兩市行情有進入倒春寒的跡象,投資者應多看少動為宜。
其實1月份信貸創紀錄,說明市場并不缺錢,但A股卻在1月暴跌,這說明市場流動性不缺乏,當前壓制股指反彈的并不是流動性,而是以下四座大山:首先,注冊制改革授權今起實施,雖然推出尚需時日,但炒股炒的就是預期,其對高估值的創指是座巨大的利空;其次,2月制造業PMI為49.0,連續七個月低于榮枯分界線,宏觀經濟低迷壓制股指反彈;再次,兩融余額跌破8700億,創近15個月新低;最后,股市暴跌或將資金擠入火爆樓市。A股正是在這四座大山下,見央行放水仍分化殺跌的,因此,對反抽無量、年報暗淡、殺跌中繼與籌碼不穩類個股,逢反彈我們還是須出局。
市場最大的利好是賺錢效應,沒賺錢效應的市場自然無視央媽放水利好。不過另一方面,由于大盤短期超跌明顯、部分受益于政策的二線藍籌也有跌無可跌跡象,因此對此類股在大盤暴跌后我們不應錯殺,如以下兩主線。
1,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流動性。此次央行的突然降準,一方面出乎市場預料,一方面有利于緩解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有利于大盤的企穩。降準將增加銀行的可貸資金,利好對金融、銀行等板塊,重點關注近期關注度很高的房地產板塊。
2,鋅精礦供應缺口將加大。在國內去產能、去庫存繼續推進背景下,鋅精礦無論從市場供需格局還是市場預期修復上都趨于改善,價格的上漲就是最好的證明。同時在供給側改革大背景下,投資者對鋅為代表的一眾有色品種的悲觀預期有望繼續得到改善。
綜合來看,在四座大山難移下,創指經過連續的暴跌已把市場人氣逼近冰點。因此,對當前操作我們須多一份謹慎,少一份沖動,在充分算好風險收益比的情況下,對上面兩大主線品種再逢低進行布局,以把握弱勢結構性機會。而結合主力護盤與政策利好角度來看,在這兩大主線中精選了27只股,由于其有新資金低位建倉,且股價超跌,此類股或成近期弱勢避風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