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據香港中評社10月29日報道,日本媒體人田中宇近日在其開設的專欄《國際新聞解說》上發表題為《日本在“尖閣列島”(即我“釣魚島”)問題上與中國對立是愚蠢的策略》的文章。文章指出,日本在經濟方面無力對抗中國,如果與中國發生戰爭,日本必須從10到20年前就開始準備,現在在釣魚島問題上與中國對立是愚蠢的策略。
文章說,日本政府9月11日決定將釣魚島“國有化”,隨后中國各地發生譴責日本的游行集會,日本車在中國的銷量直線下降。日本和日本產品受到沉重的打擊,銷售低迷仍將持續,此外,在中國市場,日本家電產品的銷量也與汽車一樣急劇減少。令人關注的是,因為此事件,日本產品將失去在中國市場保持的品牌力、高級感和可靠性等,甚至在奢侈品領域,日本產品已不可逆轉地被中國國內品牌取代。
文章指出,很多日本人認為,中國產品的品質仍低于日本產品,但中國企業通過承包日美歐企業,磨練了自己的技能,從家電到汽車、從簡單到復雜的產品,中國品牌的性能正迅速提高。目前中國產品還未跟上消費者自身的轉型,但此次抵制日貨運動后,中國產品可能會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趕上日本產品。一旦發生這種轉變,日本產品在世界最大的中國市場上的銷售將無法復活,對日本經濟產生長期不利的影響。
文章還說,當然,日本方面也可以發起抵制中國產品的運動,制裁中國經濟。但如果不買中國產品,很多日本人會因高物價陷入困境,日本觀光業也因釣魚島事件而十分蕭條。日本在經濟方面無力對抗中國。日本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沒考慮到這些問題,果然在經濟上正遭受更大的打擊。
文章分析稱,日本政府并非因釣魚島的重要而將其“國有化”。在政治、經濟方面,美國霸權正進一步動搖,因此必須強化以中國為敵的日美同盟,日本雖然知道會激怒中國,但還是實施了釣魚島“國有化”。對日本政府而言,經濟和釣魚島相比,經濟是大事,但經濟和對美從屬相比,對美從屬是大事,即使犧牲經濟也要將釣魚島“國有化”,因而觸怒了中國。
文章稱,日本政府的真正目的不是抑制中國崛起,而是通過美國圍攻中國,維持和強化對美從屬,政府的呼聲只是裝樣子。如果與中國發生戰爭,日本必須從10~20年前開始準備。官方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沒有任何準備,日本不會與中國開戰。
文章最后說,中國雖未與日本發生戰爭,但在經濟方面卻持續對日本造成損害。中國數年前想從日本獲得更多經濟方面的技術和知識,不是想損害日本而是優先考慮合作關系,但中國迅速掌握經濟技能后,正減少對日本的依賴。相比之下,日本在市場方面,則必須依賴中國消費者。從這種經濟層面上看,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與中國對立是愚蠢的策略 |